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应急管理局 专题专栏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 正文内容

扩绿提质增效 翠染秦巴明珠——陕西省安康市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助力绿色发展

作者:陈其利 程俊 金舟 艾前进发布时间:2020-12-18 16:56

 陕西省安康市地处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国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川陕革命老区。近年来,安康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按照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陕南绿色循环发展的要求,坚持走民生为本的绿色循环发展之路,将发展山林经济作为“两山”转换的桥梁,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新路。
    2017年10月,安康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授牌,这是对一个城市生态建设的最高评价。3年来,安康市委、市政府立足“生态立市、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不断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部署推进“五城联创、四级同创”,即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水平,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省级文明城市、全国综治优秀市,实施市、县(区)、镇(办)、村(社区)四级共建同创。

年年有进步,三年大变化。一个天蓝、地绿、水净、文明、整洁、有序、宜居的新安康,展现在世人面前。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康考察时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既是总书记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也更加坚定了安康人民绿色发展的信念与决心。

主动作为扩绿量
让城乡因环境而美

  绿色是安康最靓丽的名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核心竞争力。
  按照“森林进城、园林下乡、身边增绿、生态惠民”的思路和“增绿、增量、增彩、增色”的要求,安康市创建指挥部及时绘就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路线图”,下达国土绿化建设“任务书”,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沉,做足生态治理“绣花功夫”,全市年均造林绿化60万亩,森林覆盖率已达67.95%,在西北地区地级市中位列第二。
  在2017年安康成功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的基础上,石泉、平利、白河等6个县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岚皋县获得“国家园林县城”称号,镇坪、旬阳2个县被评为省级生态园林县城,22个单位获评省级园林单位(小区)。全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乡村30个、全国生态文化村5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40个,实施“三化一片林”绿化示范村建设100个。
  观念之变带来城市治理能力升级。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安康市委书记郭青说:“历史上的安康,水患及地质灾害严重,三年一小灾、五年一大灾。因此,生态建设、生态修复、资源管护的力度要不断加大,钱多栽大树、钱少栽小树、无钱也栽树,造林绿化要舍得投入,绿化建设‘不差钱’”。
  市长赵俊民要求,加快中心城市和城镇公共绿地建设,着力解决中心城市和县城老城区绿量不足问题,坚定不移地实施拆公建绿,继续推进绿化进万家,因地制宜地开展屋顶绿化、垂直绿化。
  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狠抓生态安康、美丽安康建设,不断完善城市生态功能,优化城市生态布局,提升市民对森林城市建设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面对城市建设一边要扩张、一边补短板的现实,安康坚持分类施策增绿量,确立了新区开发“绿地+”和旧城双修“+绿地”的思路。高新区在规划建设中,坚持道路绿化和公园绿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然后再在周边对标布局学校、医院、社区、工业园区,按照“宽林带、大绿量、立体化”的原则实施道路绿化,确保高新区绿化高点起步。老城区着力弥补历史绿化欠账,在持续推进“绿水相连、森林围城”绿化项目建设的同时,结合老旧道路提升改造、背街小巷综合治理以及棚改项目配套建设,增绿增景,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进园”。仅2019年,安康就统一安排资金实施了老城区32处背街小巷增绿项目,建设绿地2万多平方米,真正让群众感受到身边增绿。
  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验收之前,有专家提出了部分城市街道“电线缠绕大树”的问题。安康市委、市政府统筹规划,启动实施了城市道路综合改造项目,将道路铺装、管廊入地、交通管制设施完善、绿化美化提升等工作捆绑实施、综合提升。更新树种,选取冠幅更大的树种作为行道树,实行乔灌花搭配;推进“解放树木运动”和强电入地措施,为电线缠身的树木“松绑”。如今,安康市区老城主要街道全都改造到位,路旁树荫浓密,树上再无电线凌乱,显现了“山水园林旅游城市”的新面貌。
  创建之变引领城区绿化新突破。“五城联创、四级同创”成为安康转型发展“新引擎”,各级各单位坚持“创森为民、创森利民、创森惠民”目标,把园林绿化、城市道路、公园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作为城市“补短板、惠民生”的重点内容之一,以规划增绿、拆公增绿、见缝插绿、立体绿化、群众绿化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多举措推进城区绿化“增量、填空、提质”。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25%,较2016年增加2.5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57平方米,较2016年增加0.78平方米。
  老城办西大街社区鲁班巷在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作中,从绿化美化入手,不仅打造了立体式的绿化景观,还完善了社区公共照明、休闲健身等配套基础设施。安康市创建办指导新城办、秦巴商贸公司,对金桥路便民市场开展综合改造,将过去垃圾成山的两处边角地,改造成环境整洁的绿地花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3年来,安康高新区累计投入绿化资金8亿元,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高达8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38平方米。秦岭大道的紫薇花与红枫树、汉江路的银杏、永昌路的香樟,各成风景。开发区建设到哪里,树木花草就栽到哪里。高新区从无到有、从荒到绿,建成了生态运动公园、秦巴生态文化公园、北辰公园和市民广场、现代城市民广场等绿地。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入园企业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0多家,投资亿元以上企业80多家,累计推进项目建设200余个。
  转型之变带动重点建设强基础。走在安康街头,可谓一街一景。通过育才西路和果园路的综合改造,安康在寸土寸金的老城区增加了绿化面积1100多平方米;实施东坝防洪堤迎水面、背水面坡面绿化提升20多万平方米;汉江公园三期新增绿化面积15.8万平方米;新罗公园新增绿化面积8万多平方米;西郊公园新增绿化面积15.5万平方米;火车站广场改造、旅游商业广场景观项目、四桥北头山体绿化、南环干道行道树更换后,景色宜人,四季皆有绿色。
  中心城市增绿快马加鞭,县城绿化你追我赶。近3年来,汉阴县投资突破1亿元,相继完成龙岗公园改扩建、吉庆路河滨公园续建、卞家沟生态河堤等绿化项目建设。石泉县投资8000多万元,相继完成江南景观人行栈道等新建绿化项目和春潮广场、秦巴风情园等续改建绿化项目。宁陕县投资3000多万元,实施县城高速路引线绿化提升、滨河公园绿化提升、国道沿线绿化提升等工程,新改建绿化面积10万多平方米。

  2019年,安康市住建局受理中心城市报建项目的“绿色图章”审查、办结14项,预留绿地近10万平方米。各级绿化管理部门持续抓好绿地管护,提升绿化效果。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全市人民对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巩固的满意度达99.47%。

奋发有为提绿质

让汉江因安康而清
  安康市突出生态林业建设的重点难点,每年投资20多亿元,绿化荒山秃岭,修复汉江两岸生态,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绿化和汉江水质保护工作。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地和保护区,汉江把安康与首都连在一起。为了一江清水送北京,安康市委、市政府加大实施汉江绿化整治工程,做好“山、水、人”三篇大文章。做好“山”文章,主要是发展富硒产业和山林经济;做好“人”文章,是要让搬出深山的人民群众乐业安居;做好“水”文章,就是进一步加大汉江两岸育林养水工作。近3年来,全市统筹汉江沿岸的6个县,综合考虑上下游、左右岸、工农业,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生命共同体,整体保护、综合治理,累计完成造林绿化136.96万亩,建起保护汉江的宽林带、大屏障。
  “绿”是安康的根,“水”是安康的魂。安康人民全力保护汉江母亲河,持续开展植树造林、治理汉江,打造“一江两岸”景观轴,使昔日荒草丛生的汉江河滩变成花海林带。2017年以来,相继完成了西郊公园、新罗公园、汉江公园三期建设,启动实施了东坝生态防洪堤及其他一江两岸绿化提升项目,“一江两岸”成为安康的“生态景观轴”和“中心会客厅”。
  旬阳县2018年奋力创成省级生态园林县城,2019年获得省级森林城市称号。3年来,全县着力打造“汉江百里水岸画卷”,创造出一把手带头个专班统筹、一套方案管总、一对一督办、一把尺子验收的“五个一”建设经验。全县累计完成绿化造林面积27.35万亩,完成义务植树456万株。
  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巩固提升,安康对最难啃的宜林荒山开展绿化攻坚。一方面,加大飞播造林工程力度,在汉滨、紫阳、岚皋、旬阳、白河、汉阴六县14个播区,每年实施播种面积10万多亩,播种油松、柏木、杉木、漆树、栾树等林木种子20多万公斤;另一方面,动员各县区林业部门和社会林业大户精准灭荒,涌现了一批典型、样板。
  2018年初,汉阴县将荒山绿化的山头地块向社会公布,鼓励社会资本竞争性进入,结合精准扶贫建设林业产业。钟明涛回乡二次创业,接手千亩荒山,开发建设茶旅观光园。如今,已发展成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研发等为一体的茶文化企业,变荒山坡地为金山银山。
  安康南部山高坡陡,荒山绿化艰难。安康市、县联手规划宜林荒山绿化,将任务细分到县、镇,并录入全市造林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动态化管理,绿化一块、验收一块、核减一块。
  树是林业生态修复的“缝山针”。近几年来,安康林业加快实施系统生态治理,引导各地对城乡拆迁地进行生态整治,对相对隐蔽处的开山塘口、废弃矿山等破损山体科学复绿,引导全市人民把经济活动、生活行为等限制在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可承受的限度内。
  2019年,安康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安康湖林业生态治理工程。按照《汉江陕西段安康湖林业生态综合治理工程规划》,2020年春,全市高标准完成了1万亩工程造林任务。

担当善为增绿效
让群众因生态而富

  安康以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城乡一体绿化,提升生态“颜值”;着力发展林业产业,壮大生态经济,盘活绿色资源,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绿色发展是安康的唯一选择。安康国土面积的93%是山地,林地面积达2878万亩,是耕地面积的6倍多。发展特色产业,必须上山入林。目前,安康特色经济林总面积已接近900万亩,形成了“高山特色木本油料、中山林下种养间套、浅山茶果桑畜环绕、河谷平坝花卉种苗、设施农业遍布川道、生态旅游连接城乡”的发展格局,山林经济产值连年递增,2019年达206.54亿元,建成山林经济示范县10个、示范镇68个、示范村109个。
  绿水青山更美,金山银山更大。安康通过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着力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将林业产业与精准扶贫、全面脱贫有机融合,夯实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壮大第三产业,扩大品牌影响。截至2019年底,全市建设林业产业园区398个,其中省级园区13个、市级园区160个;累计建成特色经济林基地893.17万亩,其中茶叶基地面积突破100万亩、核桃基地面积超过200万亩,发展林下种植142.87万亩、林下养殖1842.32万头(只);建成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8个、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2个、市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0个。
  科技进步推进创新发展,是安康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主要动能。全市以即食食品为代表的富硒魔芋深加工产品占到全国同类市场的1/3,加工魔芋膳食纤维的附加值是鲜魔芋的17倍,而附加值的倍增是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的。
  目前,安康茶产业综合产值超过200亿元,带动全市315个贫困村、3.9万贫困户、12.3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核桃面积突破200万亩,产量3.1万吨,实现产值近8亿元,带动7.2万农户38.94万农民人均增收860多元,成为农民长效增收的“硬核”产业。
  实施致富工程,县、镇联手推进乡村振兴。林业部门引导各县、区做优做强一至两项适合本区域的林业主导产业,激发内生动力,实现内源增长,以林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各县、区依托本地丰富的林业生态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等林业特色产业,增加群众收入。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的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便是安康市、县、镇联手龙头企业建设的高标准现代园区。
  听秦岭松涛,观汉水新潮。安康坚持做好养山、护水两篇大文章,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不断刷新城乡生态“颜值”的高度,厚植绿色发展的根基,优化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